教育事业

  桂林地处桂北,中原文化较早经此传入广西。远自唐代,独秀峰下已建有桂州学 (后称府学) 。唐宋至清,由于府学、书院、县学、社学、义学不断增多,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的 人数随之日益增多,人才辈出。桂林籍文科中式进士277名,武科进士22名,制举18名,文 科举人2012人,武举人268人。其中,唐昭宗乾宁二年(895)乙卯科赵观文状元及第,是广西 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;清雍正元年(1723)癸卯科陈宏谋进士及第,后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 尚书,成为举朝孚有众望的名臣;清嘉庆二十五年(1820)庚辰科陈继昌乡、会、殿试连中三元,传为美谈;道光二十一年(1841)辛丑科龙启瑞、光绪十五年(1889)己丑科张建勋、十八 年壬辰科刘福姚,均获殿试第一甲第一名状元。历代科举考试,广西只有9名状元,桂林占5 名。清末,废科举,桂林办有体用学堂、优级师范学堂、广西法政学堂。光绪年间,康有为 先后两次来桂林讲学, 开设广仁学堂,宣传维新变法,提倡新学,风气为之开通。民国期间,先后在桂林建立广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、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、广西省立第一甲种 工业学校、桂山中学、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、广西省立桂林高级中学校、广西大学、桂林师范学院等一批名校。抗日战争期间,沿海和华北一些学校相继迁桂,大批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荟集桂林,学校教育空前发展,大专院校达9所之多,公私立中小学校达100余所。


  2019年,桂林市有普通中学214所,专任教师1.76万人,当年招生9.37万人,在校生26.37万人,毕业生7.67万人;其中,普通高中58所,专任教师5694人,当年招生3.01万人,在校生8.50万人,毕业生2.56万人。有普通小学537所,专任教师2.35万人,当年招生7.33万人,在校生39.93万人,毕业生6.32万人。全市小学入学率103.95%,全市小学毕业升初中比例100%,高中三年毛入学率92.3%。有幼儿园1050所,专任教师8695人,在园幼儿18.14万人。有社会办学校72所,在校学生5.60万人。有特殊教育学校10所,在校学生1159人,专任教师195人。全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500人。

人口

  2019年末,桂林市户籍总人口540.60万人,其中城镇人口206.62万人;常住人口511.23万人,其中城镇人口260.20万人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.90%。常住人口出生率12.37‰,死亡率6.51‰,自然增长率5.86‰。


  桂林有壮族、瑶族、回族、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,少数民族人口达73.47万。


 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,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,桂林市常住人口为4931137人,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747963人相比,十年共增加183174人,增长3.86%,年平均增长率为0.38%。